尚美学术日:聚焦非遗可持续化发展,共绘古艺今承新篇
来源:原创文章|发布时间:2024-12-11 17:48:34|浏览人次:749

    2024年12月11日,时尚设计学院尚美学术日再掀学术热潮,以“当代非遗可持续化发展”为主题的系列学术讲座在九思1019顺利举行,活动荣幸邀请到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陈东杰,敦煌研究院资深副研究员王学丽女士,中国十佳设计师、“芜湖浆染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冯三三和宋祖耀两位知名设计师担任主讲嘉宾。此外,活动特别邀请到校企合作重要单位——新金珠宝集团品牌部总经理索可可、品牌运营部梅君仪出席此次会议,共同见证和验收校企合作横向项目——“敦煌研学”活动的第一期活动成果。本次学术活动由荆楚纺织非遗研究中心副主任、时尚设计学院院长助理胡舒娟策划并主持。

    与此同时,武汉设计工程学院副校长徐拥华,时尚设计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陈柏寒、时尚设计学院副院长李倩文也出席活动现场,展现了学校及院领导对学院学术探索和专业发展的深切关注和支持。时尚设计学院各专业师生亦踊跃参与,充分体现了时尚设计学院对于学术探讨与专业进步的坚定承诺,共同助力本次学术活动的成功举办。

    上午10点整,尚美学术日系列讲座正式启幕,冯三三老师作为首位主讲嘉宾,以其深厚的行业经验,深入剖析了《非遗可持续研究》主题。作为中国纺织非遗推广大使及“中国十佳时装设计师”称号获得者,冯老师全面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与挑战,并以自己的设计实践为例:如香云纱、藏传佛教文化、苗族银饰、京剧脸谱等,就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方式与路径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具有前瞻性的见解和实用策略,为非遗与现代服装设计的结合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指引。

    下午3点半,来自企业行业的各位嘉宾们与时尚设计学院的骨干教师们齐聚一堂,在鹤鸣1029工作室就讲座主题继续深入展开了交流。会上,双方围绕当代非遗可持续化发展的讲座主题,就非遗元素在现代时尚设计中的运用、市场潜力及文化传承等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企业嘉宾分享了实践经验,提出了市场需求与趋势;教师们则介绍了教学研究成果,探讨了教育创新路径。此次交流促进了产学研深度融合,为非遗传承与时尚设计教育的未来发展拓宽了思路。

    为宣传和发展中国文化和敦煌美学,让新生代设计人才了解和体悟常沙娜先生的设计精神,武汉设计工程学院时尚设计学院与新金珠宝联合推出了新金人才孵化企划案第一期——“新金珠宝×常沙娜的礼物”敦煌研学拓展活动。活动第二期,学生团队以小组为单位,在导师们的指导下完成了“常沙娜的礼物”珠宝包装设计方案,具体任务包括戒指、胸针和项链的礼盒设计,利用手绘或建模设计等技法,结合敦煌艺术元素,设计出了11套具有独特文化内涵和现代美感的作品。

    会上,各个小组代表依次上台,通过生动详细的讲解,展示了他们如何将敦煌文化的深厚底蕴融入珠宝包装设计中。从方案图到设计流程的汇报,每一环节都凝聚着学生们的心血。他们巧妙地提取敦煌壁画中的飞天、藻井、莲花等元素,通过现代设计手法重新诠释,赋予了传统文化新的生命。

    尚美讲堂的四位主讲嘉宾以及新金珠宝集团品牌部的负责人共同组成了评委团,对学生的设计作品给予了积极的评价。他们认为学生们能够准确把握敦煌文化的精髓,并巧妙地将其融入到设计之中。一些作品在首饰盒结构上展现了功能的多样性,而另一些则在图案和色彩上展现了包装的独特魅力。评委们对学生能在有限时间内完成这些风格迥异的设计作品表示赞赏。在创新性方面,学生们通过独到的视角和创新的设计手法,成功地将敦煌美学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尽管如此,评委们也指出了作品中的一些不足,比如部分设计过于理想化,没有充分考虑材料和工艺的限制,以及敦煌元素的应用不够精准。评委们鼓励学生们在未来的设计实践中,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持续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相结合的新路径。

    此次尚美学术日活动不仅搭建了专家学者与学子的交流平台,更为非遗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新动力。通过本次活动的深刻探讨与解析,尚美学子对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有了更为全面和深入的认识。本次学术讲座及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拓宽了尚美学术日活动的视野,也显著提升了学术研究的深度和教学实践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