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形摄色:2024产品设计(珠宝首饰设计)《专业考察》纪实
来源:原创文章|发布时间:2024-11-20 22:53:31|浏览人次:153

    中国传统手工艺有着悠久而灿烂的历史,在整个中国文化艺术发展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考察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过程,手工艺是贯穿其中的主要内容之一。为探访中国手工艺的前世今生,2024年9月6日至20日,时尚设计学院珠宝首饰设计专业50名师生共同踏上了云南的探索之旅,进行为期两周的《专业考察》课程实践学习。

    通过对云南首饰博物馆、传统首饰制作工艺、珠宝首饰市场、艺术家特色工作室等专业考察,使学生对传统工艺历史文化背景、每一种技艺的传承与发展过程有初步地感性认识。通过考察当地民俗和民间艺术,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拓宽专业视野,有效提高学生综合搜集信息的能力,丰富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提高人文素质,为学生积累社会经验打下基础。

    云南的银器制作历史可以追溯到2500年前的春秋时期,至南诏、大理国时期,银器制作工艺已较成熟。此后的各个时代乃至当代,云南银器作业长盛不衰。为了深入探究云南银饰手工艺的发展,师生们访问了新华村银器小镇等地,通过参观和学习,学生们对云南银饰手工艺的历史渊源、文化背景术表现形式有了深刻的理解。

    在鹤庆新华村,学生们近距离观察了银器手工艺人的日常工作,学习了锻造和錾刻等技艺。他们体会到了金属的坚硬与工艺人的细腻,认识到这门手艺不仅是技术的传承,更是文化的延续。在寸光伟手工艺传习馆,学生们有机会亲手制作金属作品,体验锻造和金属錾刻的过程,深刻理解了手工艺的精神在于对材料、工艺和设计的尊重。

    云南银饰的历史轨迹,展现了传统工艺的造物追求,即“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体现了匠人精神的内涵,用工艺的虔诚感染力,承载着质朴的人文价值。正所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学生们在有节奏的敲击中,感受到了金属的坚韧与艺术的魅力,理解了手工艺的精神在于对材料、工艺和设计的尊重和理解,也理解了古人“重己役物”“以人为本”的观念。

    学生们还对双廊、大理、丽江等首饰市场进行了调研考查。通过参观手工艺市集、走访独立首饰设计师的工作室,充分了解当地白族、纳西族等民族文化对云南首饰风格的影响。白族银饰以其精致的雕刻和民族特色图案(如云、花、鸟等)闻名,这些图案通常寓意吉祥和幸福,对于游客来说,带有云南特色的首饰成为了独特的旅游纪念品,首饰不仅是装饰品,也是文化体验的一部分。学生们通过考察感受到历史的沉淀和手工艺的繁华,同时也看到云南首饰市场的独特之处在于其深厚的地方文化底蕴和手工艺传承,这些因素不仅塑造了首饰的独特风格,也成为了当地旅游和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次《专业考察》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仅教授学生工艺,也进行了对中国传统银饰工艺文化历史的学习,学生在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之上做出相应的创新设计。从银器、铁艺、木纹金、花丝等工艺品,云南展示了其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通过这次专业考察,学生不仅深入了解了云南丰富多样的工艺品文化,同时拓展了专业视野。在考察实践中学生们发现,要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就必须要深入学习传统的造物观,要更好地传承传统工艺技艺和匠人精神,需要将传统首饰工艺与当代的创作理念相结合,同时认识到,作为未来的设计师,他们有责任保护和传承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同时也要在创新中寻求发展,让中国传统手工艺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这次考察不仅是一次学术之旅,更是一次文化和精神的洗礼,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成长,为将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