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闭幕的“AI江夏”高校大学生AI应用创意大赛中,我院服装与服饰设计(时尚营销)2201班学子何明曦,在老师悉心指导下,凭借作品《智绘江夏》从全国众多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荣获总决赛二等奖,以及奖金5000元+江夏知名企业入职实习就业机会。该作品以突破性的AI城市叙事逻辑重构江夏文化IP,精准契合大赛"以技术赋能区域发展,以创新驱动产城融合"的核心命题,成为赛事中备受瞩目的文创科技标杆。
为持续深化江夏区品牌建设,激发青年创新潜能,加速推进人才“留夏”,本届大赛创新采用AI视频创作为载体,通过楚文化千年文脉与智能网联等战新产业的时空对话,非遗美食的烟火气彰显"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发展活力。赛事启动以来,已吸引全国20所高校创新团队参与,累计征集AI创意作品300余件,每一件AI作品生动演绎着"赛事搭台引才-项目孵化育才-产城融合留才"的良性闭环,为我区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作品《智绘江夏》以AI技术重构城市叙事逻辑,用“山水+历史+科技”三重时空折叠展现江夏的留夏引力。通过无人机视角的AI影像生图技术,实现白云洞万年地质奇观与光谷科技城的创新之力。作品突破传统文旅宣传范式,将青龙山绿道骑行动线转化为人才成长隐喻,用一碗牛肉糊汤粉的温度链接受教育、就业、生活的闭环生态,精准呼应大赛“区校共生·AI赋能”的核心命题。用技术解构千年文脉,以数据重绘产城蓝图,让江夏不仅是山水相逢的驿站,更是青春扎根的热土。
获奖学生何明曦感言:“在AI江夏创意大赛的征途上,我完成了一场从城市意象捕捉到数字叙事重构的创想跃迁。衷心感谢桂晓千老师以跨学科视野为我打开这扇创新之门,悉心指导我参赛。从解析江夏千年文脉到训练AI城市模型,历经了多次版脚本推翻与次分镜迭代,最终让《智绘江夏》从概念图蜕变为响应‘区校共生·AI赋能’命题的获奖作品。这次创作让我深刻领悟,人工智能不仅是工具,更是文化解码器。当AI影像生图技术将白云洞地质褶皱与光谷科技城建筑群进行超现实融合,当数据可视化让一碗牛肉糊汤粉的温度链接近万条产业链数据,我触摸到了技术与人文共振的奇妙频率。这种‘用算法丈量产城融合’的实践,既是对文化遗产的数字化转译,也是对区域发展命题的科技化注解。站在AI与城市创新交织的十字路口,这份二等奖的殊荣既是里程碑,更是新起点。未来,我将继续探索AI在区域叙事中的无限可能。”
《智绘江夏》不仅是一件数字艺术作品,更是一份献给未来的城市提案。当AI生成的青龙山雾气与实拍的光谷科技城同框,当数据流幻化的糊汤粉热气与青年创客的背影重叠,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技术的魔力,更是一座城市向新质生产力跃迁的勃勃雄心。这位年轻的创作者用代码书写江夏故事,以算法丈量产城融合,恰如其分地诠释了大赛主题——AI赋能,让城市成为生长中的作品。